首頁 在地哈燒 花蓮焦點

花蓮焦點

2017-08-28
全國首位民選縣長楊仲鯨 花蓮選出
分享至


圖:民國四十九年間,地方送給楊仲鯨的第一號木匾。 (資料照片)
 

更生日報創刊七十周年「打開記憶的匣子」系列報導之九 無黨籍從政 許多支持者捐錢捐米送菜幫忙競選 三年政績為花蓮奠定了縣政基礎 前言 一九四七年,在外國,法國總統選舉歐理和當選、日本施行新憲法;在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最高檢察署以「叛國罪」通緝毛澤東、中華民國憲法公布;在台灣,台灣省主席魏道明就職;在東部,更生日報創刊,七十年來,更生日報每天詳實紀錄東部所有的人、事、物、重大事件、重要建設;本報系列報導塵封的精彩故事,為大家「打開記憶的匣子」追憶、緬懷。(編者)

記者田德財/報導
「花蓮縣是行憲以來全國第一個實施地方自治選舉縣長、議長的縣市」這句老話如雷灌耳,當時精彩政壇往事,時隔近七十年,更生日報紀錄這段歷史。
台灣各縣市長、議會選舉是在卅九年五月開始推動,首先在花蓮縣、台東縣舉行的原因,是兩縣行政區域不必調整,列為第一梯次,花蓮縣於七月二日及十六日選舉完畢,縣長由楊仲鯨當選。
楊仲鯨成為中華民國第一位民選縣長,當時他是無黨籍從政,雖已過世,老一輩政壇人物或民眾一提到他,就會憶起他那飄逸長髯,一派仙風道骨的外貌。楊仲鯨的功過與故事,是歷屆縣長較精彩的。
曾到日美留學
民前十四年(一八九七)出生的楊仲鯨,身材不高,但聲音宏量,他出生高雄市,他爸爸楊雲潔是前清秀才,工於書法,雙手均能揮毫,享譽士林,世代書香,楊仲鯨十四歲到日本求學,曾聆聽過孫中山先生演講,民國二年到福州英華書院念書,後來赴美留學念中學、大學共八年,畢業返台後移居花蓮。
台灣光復之初,楊仲鯨被奉派協助國軍接收宜蘭,並擔任「花蓮港廳接管委員會專員」,日軍因故殺一切一名花蓮縣民,人心浮動,他隨即從台北調極來一百名憲兵維持治安,卅五年一月,花蓮鬧米荒,他向駐軍借三千包大米,後接任省民政處專員籌畫山地行政。
楊仲鯨參選縣長,當時有六人競選,但他只有四百元,再加上他太太養的兩頭豬當經費,後來許多支持者捐錢捐米送菜,市場有小販送肉,投票當選。
徒步上班作風儉樸
現代縣長老爺上下班,有專人專車接送,楊仲鯨上班,三年來,一直是粗布質中山裝,帶著一個包袱,徒步走路到當時在花蓮市區的花蓮縣政府辦公廳(現東洋飯店前廣場)。
他每天準時上下班,晚上在家批閱公文到深夜,下鄉視察從不坐八抬大轎,一根手杖,健步如飛,三餐粗茶淡飯,當縣長後他太太仍在家飼養雞鴨豬家禽家畜。
提升就學率到80%
楊仲鯨三年政績,包括加強基層的鄉鎮市村里長訓練,提升就學率到百分之八十,學校從五十增為六十三校,設置漁船船員訓練所,另外,四十年的花蓮大地震、四十二年的大颱風的重大災害應變善後得宜,三年縣長下來,頭髮更白,重要的是為花蓮奠定了縣政基礎。
許多「第一」的故事
楊仲鯨有許多「第一」故事,例如,他是第一個台灣留美八年的學生,他第一個當選中華民國民選縣長,當選證書編為第一號(第二號為台東縣長),他是第一個為了配合全台各縣市長任期統一,而延長任期七個月的縣長,他也是第一個獲先總統蔣中正接見的縣長。
楊仲鯨當選兩週年那天,舉行了紀念儀式和慶祝晚會,而且楊仲鯨太太還宰了兩頭大豬,供壇設禮,拜祭「天公」,接著賜宴僚屬,大嚼一番,楊縣長當場並將各單位賜送他的金質紀念章七件,共計四兩七錢四分,全部捐獻了國家。
楊仲鯨五十五壽誕時,曾撥了公款五千五百元,為參加彰化八卦山盛會的花蓮童子軍,做了新制服,「五五○○」之數,據說為的是封得延年益壽的「吉利」,他於民國五十六年三月十四日病逝,享年七十歲 。


關於我們  |  廣告刊登  |  客服信箱  |  免責聲明  |  隱私權聲明

立康開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16060735
www.ksnews.com.tw
TEL︰(038)340131 ext 317
FAX︰(038)341406
地址︰97048 花蓮市五權街三十六號
對本網站的意見請寄︰888housesksd@gmail.com
客服電話:03-8331236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 8:00-11:30;13:30-17:30)

掃描分享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