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議晨/報導
時節進入秋天,是心理疾病發病的高峰期,門諾醫院身心科主任王迺燕(見圖;張議晨/攝)昨天分享說,憂鬱症並非無法痊癒,只要患者接受藥物及心理方面的治療,二週內症狀就能明顯改善,若持續接受治療,憂鬱症也有痊癒的可能。
憂鬱症狀包含莫名其妙的心情低落、注意力無法其中、出現睡眠障礙、對以前有興趣的事物突然提不起勁等。王迺燕說,如果上述症狀持續二周以上,就需要特別注意,可能已經達到憂鬱症的程度,需要至醫療院所接受醫師的幫助。
有些民眾可能對身心科、精神科等門診出現抗拒等情形,王迺燕也建議,如果出現疑似憂慮症狀,可先至各鄉鎮或是醫院內的心理衛生中心,透過簡單的憂鬱症量表做初步的篩檢,就像「量體溫」一樣,試著了解自己的情緒反應有沒有達到憂鬱症,如出現異常,則需要接受醫師診斷與治療。
除了工作及生活上的壓力會造成憂鬱症以外,情緒腦細胞的化學變化也是引發憂鬱症的因素。王迺燕說,腦內血清素及多巴胺不足,也是造成憂鬱症的主要成因。
王迺燕說,憂鬱症治療最好是藥物及心理治療並行。輕、中度的憂鬱症患者,如果透過藥物治療,約二週時間就有明顯改善,但如果多次發作,就有可能出現類似慢性病症狀,需要家人長時間的陪伴。
王迺燕說,預防憂鬱症,最佳的解決之道還是性格及壓力的調節,每個人生活上都會碰到壓力,因此生活的調節、舒壓就十分重要,「讓壓力有進有出,不要積在身體裡」。此外,維持規律生活及運動,並遠離菸、酒、毒品,對於大腦健康都有很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