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在地哈燒 花蓮焦點

花蓮焦點

2017-09-15
前台觀校長張瑞雄 籲教部「放手」增誘因
認為企業不願意辦學主要是因教育部管太多 因應少子化應盡快訂退場機制
分享至


圖:前台灣觀光學院院校長、現台北商業大學校長張瑞雄。 (本報資料照片)
 

記者田德財/報導 
前台灣觀光學院院校長、現台北商業大學校長張瑞雄說,台觀不論師資、設備都很不錯,這次承受「非戰之罪」,主要是因少子化加上地理位置劣勢,他也呼籲教育部應該「放手」,增加企業接手學校的誘因。 
張瑞雄說,教育部及台觀董事會對於台觀存廢問題,應有明確的決策,別搞得全校師生、家長都人心惶惶,不知所措。 
學校倒閉危機 張提三建議 
對於眾多正面臨倒閉危機的學校,張瑞雄舉出三項建議。首先,他呼籲教育部要先「放手」,認為台灣企業不願意辦學主要是因為教育部「管太多」,從科系、師資到學費等都被管控,「若教育部願意放手,相信企業也願意接手,也許是解套的方式。」他舉例,像是「興國管理學院」被中信金接手後,改為「中信金融管理學院」,招生踴躍,就是企業辦學成功的案例。 
第二條路是「大學自行轉型」。不過張瑞雄談言執行相當困難,因為轉型勢必會新增科系、聘新師資,董事會必須多出錢投資,但現在已經招不到學生了,對董事會來說,經營學校已經賺不了錢,何況是轉型。 
第三個條路就是「退場」。張瑞雄說,目前規定私立大學若要退場,其校產、校地都要充公,因此大多數學校寧願苦撐,「能拖幾年算幾年,只要學校還在,至少還有一點學雜費可以收。」近日爆發和春技術學院疑似用人頭充當學生數案,以及許多大學開始採「併班教學」等,都顯示在缺少退場誘因的情況下,學校為了求生存,已經走投無路。 
台觀停招六系消息一出就引發外界質疑,既然招生不如預期,為何拖到開學前一周才宣布停辦,讓師生都措手不及?對此張瑞雄解釋,這是因為技職「獨招」的時程本身就較一般大學晚,大約八月底才能確認招生結果,台觀於九月一日召開董事會討論,時間並沒有太晚。 
張瑞雄分享任職時的招生策略說,當時他曾打出「南高餐、東台觀」的口號吸引學生就讀,除了招生重心放在穩固宜蘭、花蓮和台東地區,也積極和多所高職建立策略聯盟,打出知名度。 
學校倒閉恐陸續上演 
少子化影響巨大,民國九十九年出生人口只剩十六萬人,將於民國一一七年上大學者,較今年全台總入學人數的卅萬少了將近一半。張瑞雄認為,之後每年可能都會有一、兩間學校倒閉,其中,地理位置不利的私立技術學院和科技大學將首當其衝。他還無奈地說,校長之間其實盛傳一個順口溜:「外島先倒、由南到北、東倒西歪。」可見各大學已經危急存亡之秋,教育部應盡快訂出退場機制。 
張瑞雄二○○二年獲教育部委任擔任即觀前身的精鍾商專董事,二○一二年一月卸下東華大學副校長準備退休,在同年七月接下台觀校長,至二○一四年三月接任台北商業大學校長離開台觀。 
二○一三年十月二日花蓮縣議會在縣議員黃振富的號召下,由當時的副議長賴進坤率隊前往臺灣觀光學院訪問。近來教育部因應少子化要「砍大學」,而臺灣觀光學院屢次遭點名,對此,花蓮縣議會痛批,沒有傾聽民間聲音,也讓全校師生活在恐懼與不確定感中。 
張:臺觀有助防止人口外流 
「動不動就點名臺觀,我們要怎麼招生?」當時校長張瑞雄認為,花蓮以觀光立縣,臺灣觀光學院有其「適地性」,加上學校有四成學生來自東部,學生畢業後就可以直接投入花蓮的觀光市場,對於防止人口外流也有助益。 
「要成立一所大學很不容易,但要廢掉只需要一下子」,黃振富說,用學生人數來考評一個學校的存廢,教育部只追求數量的思維,顯得貽笑大方。壽豐鄉長張懷文也力挺說,臺觀與地方產業互動良好,學生品質也很好。


關於我們  |  廣告刊登  |  客服信箱  |  免責聲明  |  隱私權聲明

立康開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16060735
www.ksnews.com.tw
TEL︰(038)340131 ext 317
FAX︰(038)341406
地址︰97048 花蓮市五權街三十六號
對本網站的意見請寄︰888housesksd@gmail.com
客服電話:03-8331236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 8:00-11:30;13:30-17:30)

掃描分享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