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田德財/報導
台灣觀光學院存廢問題,引起地方各界重視,觀光產業界包括理想大地渡假大飯店董事長梁清政等觀光產業人士,已發起「一人一信救台觀」行動,希望把台觀留下;另外,台觀董事會今天將召開董事會,地方也期望董事會不宜輕言停招廢校,讓台觀繼續培育觀光產業人才,為台灣觀光產業努力。
少子化及偏鄉教育 影響招生
台觀校長劉國成昨天說,如果台觀是治學辦校不力而廢校,他沒有話說,但台觀招生不足,不是台觀的「原罪」,而是受到少子化大環境波及及偏鄉教育的侷限,迄目前,台觀並未虧損,而且還能自給自足。
劉國成說,十幾年來,台觀的畢業生,個個都有三到五個工作機會,在觀光產業界給台觀校友的評價是「能吃苦耐勞、敬業樂群」的肯定,對於台觀最近的風聲,學校方面也作過問卷調查,在校生有百分之九十原意留在學校繼續上學,新生有百分之六十願繼續在學校求學。這就是對辦學成果的肯定證明之一。
媒體負面消息渲染
劉國成說,台觀除了少子化、偏鄉教育等大環境影響,致招生不足,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媒體對台觀的負面消息渲染,造成學生及家長的誤解,其實台觀是一所優質的院校。
觀光產業界發「一人一信求台觀」行動,綜合梁清政等觀光產業界人士的看法說,花蓮縣是觀光立縣,有許多偏鄉的弱勢家庭學生需要台觀照顧,培育為觀光產業人才,輔導就業。
應考慮地方受教權
並保障教職員工作權
觀光產業人士說,陸客銳減,幾乎是斷了觀光產業的右手,如果再讓台觀廢校,更是把左手也斷了,該讓台觀留下來,繼續培褦國內觀光產業人才才是正途,而不能以學生人數的不止而廢校。同時更要考量地方專職教育的受教權及台觀八十多位教職員的工作權保障。
觀光產業人士說,台觀幾乎是官方辦學,董事會七名董事都是官方委派的公益董事,包董事長、環境與發展基金會榮譽董事長柴松林;董事、環境與發展基金會榮譽董事長李福登、馬偕醫學院臨床教授黃勝雄、國立高雄餐旅大學講座教授容繼業、世新大學校長吳永乾、公共工程網站採購委員杜麗華、中正大學財經法律系特聘教授黃俊杰;監察人、中正大學財經法律系特聘教授蘇淑惠。
地方人士說,董監事會成員個個都重視教育,對於台觀的存廢有決定權,期望這些著名的公益董事,本著過去支持台觀的精神,繼續支持台觀、救救台觀,給台觀一個機會轉型,不宜輕言廢校,如果給台觀機會,相信以過去辦學的成果、董事會的支持、台灣教職員的努力,一定會讓台觀起死回生。
今開董事會 期待給機會
地方人士說,偏鄉辦教育本來就不易,台觀的董事會又係官派公益董事,使得台觀幾乎是官辦民營的身份,和一般完全民營的私立學校的董事會功能性完全不同,期望董事會今天開會的決議,會是讓台觀重視站起來的機會,給台觀機會,就是給觀光產業機會,大家共同為台灣的觀光政策共同努力。
地方人士指出,最近受訪的意見領袖,對於台觀的前途都提出相同的建言,例如吉安鄉長黃馨強調,教育相關機構應該給予協助,可發展小而美,符合在地所需的專業大專院校,也讓花蓮學子有學校可唸及學習。花蓮市長魏嘉賢說,向希望臺灣觀光學院能夠繼續運作,協助花蓮在地的觀光飯店、旅館、民宿、領隊導遊、餐飲業等從業人員更多產學專業提升。
前台灣觀光學院校長、現台北商業大學校長張瑞雄說,台觀不論師資、設備都很不錯,這次承受「非戰之罪」,主要是因少子化加上地理位置劣勢,他也呼籲教育部應該「放手」,增加企業接手學校的誘因。
前台觀學院校長、現醒吾科技大學觀光餐旅學院院長李銘輝昨天接受本記者訪問時說,台觀的存廢議題,教育部應考量地方偏鄉專業教育的需求,不應是台北人看地方,花蓮縣是觀光縣城,對觀光產業人才的培養與教育,東部地區學生的受教權、台觀是不可或缺的教育機構,同時也應重視該校教職員的工作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