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田德財/報導
台觀董事會前天決議台觀轉型,在地的觀光產業表示肯定與樂觀其成,另外,理想大地渡假大飯店董事長梁清政率先發起的「一人一信救台觀」 行動,已峰火四起,遍地響應。
寫信給前校長李銘輝
字裡行間滿是憂心
梁清政寫了一封給前台觀校長李銘輝的信,情真意切,梁清政信上說,台觀歷盡滄桑,在您襁保呵護下的台觀,您的情感最深,時局演變如此?如何搭救?花蓮如果失去台觀,花蓮的觀光就沒根了。
梁清政說,台觀是花蓮之母,台觀是培育花蓮觀光人材的搖籃,如果失去台觀,台灣、花蓮的觀光士氣,恐後退五十年,損失花蓮的台觀,是台灣全民的損失,更讓台灣觀光折翼,令人扼惋、令人掉淚。 台觀歷任校長披荊斬棘,篳路藍縷,如今有了傲人的基礎,市埸驟變,非戰之罪,為今之計跳出來與校長劉國成與業界共商大計,力挽狂瀾,救救台觀。
梁清政請李銘輝去邀請幾位大老及影響之士共同研商如何穩住台觀,或打出一全縣簽名支持活動、一人或一公會一信,請蕭立委給總統、許傳盛、陳菊,全面風起雲湧推動救台觀,相信上主一定保佑台觀屹立不搖。
焦急台觀閉校 沒吃安眠藥
梁清政給產業界大老徐旭東等產業界的信說,唯一的一次,昨晚沒吃安眠藥。是為台觀閉校之事在心中湧動,想想台觀創業維艱,礙於現實,樓就要跨了,校長每天向廟堂之人及衙門折腰。主管機關及董事會的主事者竟然無動於衷,教育部竟然推動打壓推動關校列為年度考核業績?
救台觀:沿門托缽,在所不辭
設身處地想想!創立東部一所專業觀光學府,何其不易,披荊斬棘,歷盡艱辛,台觀是花蓮無價的瑰寶,努力維護匹夫之責。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應是花蓮人全民運動,他沿門托缽,在所不辭。
台觀前任校長、現任台北商業大學校長張瑞雄受訪時感慨說,台觀不論師資、設備都很不錯,這次承受「非戰之罪」,主要是因少子化加上地理位置劣勢,他也呼籲教育部應該「放手」,增加企業接手學校的誘因。
九月初傳出台灣運彩接手經營台觀,九月三日至五日有兩位律師對全校八十幾位教職員做「意向調查」勾選優離或留任,教職員擔心工作權受損。根據職員表述,律師態度一到學校表明自己就是運彩公司的律師,要求所有教職員必須簽署意向書,並嚴格執行打卡上班;若教職員不願簽署,就以開會之名義,留至下午五時再打卡下班,讓教職員相當不滿且不受尊重。
但校長劉國成表示,這二位律師是由董事會所委任,而非運彩公司派來,簽署意向書過程中,沒有發生任何的爭執,應該是當天先行與董事會顧問離開後,才發生的事情。對於簽意向書的用意在於未來學校可能面臨轉型,在意向書中只針對留職意願與未來希望待遇部份要求填寫,並無不妥。
劉國成表示,目前校方尚未收到教育部正式函文,但為了讓學校永續經營,有企業願意挹注合作「並不是壞事」。
台觀債務僅剩三千多萬
劉國成說,台灣觀光的前身為「精鍾商專」,當時因為虧損重而被教育部強制接收,組成現在的公益董事會;十多年來從台觀從負債五億,在逐年償還後,目前也僅剩下三千多萬的債務,都是學校包括教職員省吃儉用以及申請專案補助的成果。
台觀董事會前天決議,八十多位現任教職員,可以選擇留任或優退,而符合優退的教職員僅有廿五人,在九月卅日之前選擇優退者,可增加零點五個基數,但教師優退基數「天花板」為七十五萬元,職員「天花板」為卅五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