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怡伶/報導
針對總經費四十五億元的原博館落腳高雄市,花蓮縣長傅崐萁說,這項決策漠視東部地區居民的權益,表達遺憾、不解,也不能接受;因為在東部地區縣市中,宜蘭已經有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東也有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就獨缺花蓮迄今尚未有一個國家級的博物館。高雄已有很多中央設的國立館場,不缺一個館,花蓮連一個館都沒有,中央重西輕東莫此為甚,對花蓮極不公平。
花蓮縣政府表示,原民會竟然選擇與原住民族歷史文化,毫無淵源的高雄市澄清湖,顯見蔡英文總統口口聲聲的原住民族轉型正義,根本是一場騙局。
花蓮縣有九萬二千五百八十九位原住民族鄉親,是全國原住民族人口數最多的原鄉,中央政府仍然不尊重原住民族主體性,仍然漠視東部地區居民的權益,仍然讓花蓮鄉親期待落空。
爭取設在舊東方夏威夷園區
花蓮縣政府原民處表示,自從去年國立原住民族博物館重新啟動選址過程以來,花蓮縣政府在各局處通力合作下,最終提出秀林鄉水源村的舊東方夏威夷園區的基地,面積總計約二十二公頃。
舉出原住民人口全國第一、有六大原住民族群、是原住民重大歷史事件發生地、全縣有二○七個部落,一年有近二百場祭典、觀光大縣、全臺國立博物館的服務缺口、全國唯一設有原住民族學院的國立東華大學在花蓮,最後則是濱臨太平洋的花蓮縣,可以連結南島民族放眼世界等八大理由,充分支持原住民族博物館,最適合設在花蓮,且會是一座「活的博物館」。
原民處:政治考量凌駕民意與專業
原民處說,原博館選址評估小組在今年二月十四日,至秀林鄉水源村現勘,並由縣長傅崐萁親自帶領各局處首長及眾多鄉親進行簡報,選址委員雖然對於簡報內容及該園區各方面條件讚譽有佳,但原民會最終仍選定於高雄市,可見民進黨政府的政治考量仍然凌駕民意與專業。
花蓮擁有六大原住民族聚居,包含阿美族、太魯閣族、撒奇萊雅族、噶瑪蘭族、布農族及賽德克族,擁有豐富的文化資產,及綿長的太平洋海岸線。縣府原民處指出,原博館設在原鄉花蓮,才能跟原住民族的部落現場,及歷史文化產生連結、互動與對話,遊客才能近距離認識原住民族的實況,進而體驗到溫度及感動,落實博物館教育推廣的功能。
原博館不在原鄉,設在都會區,縱然交通便利,但它將淪為一個冰冷的鋼筋水泥陳列館,既不符民意需求,更不是一個有智慧的決定。
批原民會選址美化週邊人口數字 尤其離譜的是,原民會為了美化原博館週邊原住民人口的數字,竟然在新聞稿說,澄清湖所在地「原鄉連結便利,連結高雄市、屏東縣、臺東縣、臺南市等近十八萬之原住民人口」。
原民處強調,這種說法如果可以成立,我們也請原民會把花蓮縣(九萬二五八九人)與臺東縣(七萬八八五三人)、宜蘭縣(近一萬六九四六人)的原住民人口,合計十八萬八三八八人,加上東臺灣廣大的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土地,報請行政院重新考慮。
在中央政府提倡轉型正義的同時,仍未將文化資源近用權落實在花蓮的居民身上。傅崐萁說,民進黨政府在資源分配的同時,仍傾向選舉操作,政治考量,完全漠視東部地區的資源分配正義,花蓮鄉親實在無法接受。
花蓮縣政府表示,雖然這次沒有能夠爭取到國立原住民族博物館設在花蓮,但仍呼籲中央政府未來在考量資源分配時,能夠不分藍綠,貼近花蓮居民真實的需求,落實分配正義,讓花蓮成為臺灣東部的亮點,也才能提升臺灣整體在世界的能見度與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