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婕妤/報導
今天九月二十一日是國家防災日,花蓮縣各級學校分別舉行防災演練,教育處長劉美珍特別前往國風國中關心,約一千六百名學生在校長、老師及各班幹部指揮引導下,模擬緊急避難及救護演練,雖然學生人數眾多,仍在短短三分鐘內即疏散至安全處,劉美珍表示,演練視同作戰,提醒大家要有危機意識,多一分準備,少一分傷害。
國風國中師生模擬地震發生時的防災救護過程,警鈴聲響,各班學生立即就地掩護,接著拿起書包依序下樓,至定點集合清點人數,在演練中,學校還特別安排了「學生受傷骨折」的情況,救護組立刻出動擔架,同時學校其他任務編組也馬上聯繫救護車、學生家長,相當逼真。校方表示,演練越逼真,防災技能就練習得越確實,讓師生都能保持防災意識。
回憶921大地震 防災觀念需養成
劉美珍表示,民國八十八年九月二十一日台灣發生芮氏七點三強震,當時造成相當嚴重的傷亡,雖然已歷經多年,但防災演練必須落實,讓防災觀念意識札根,希望透過每年國家防災日演練,讓每位師生熟悉防災設備的位置及逃生疏散路線,降低災害發生時所造成的損傷。
劉美珍指出,學校是莘莘學子聚集、活動與學習的重要場域,學校建築物的安全與否,直接關係著師生的生命安危。經統計,花蓮縣公立國中小校舍九十八年至一○五年已完成需補強的兩百零六棟校舍補強工程。今年度有花崗國中等十三校共十六棟目前刻正辦理工程發包及施工作業,透過老舊校舍整建及補強作業,徹底落實震災預防工作,降低財物損失,確保師生生命安全,並讓師生獲得最妥適之照顧。
藉由演練 成為師生的反射動作
國風國中校長鍾宜智指出,防災意識與技能,必須成為師生的「反射動作」,由於學校人數眾多,因此採取「分層」方式執行,平時更針對各班幹部加以訓練,讓幹部熟悉避難、掩護路線,再由幹部回班級傳達,一旦災難發生時,各班幹部就能迅速確實地引導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