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秀林╱記者田俊浩報導
針對蘇花改C1A標台九線蘇花公路中仁隧道位於板塊邊界,施工不易;對此,蘇花改工程處昨表示,鑑於該處中仁隧道長約四點八公里,高岩覆區最大一千二百公尺,預防災變發生,以八百公尺以上覆蓋層作為高風險管制點。
蘇花改工程處說,以地溫梯度每一百公尺增加3°C為例,如台灣西部新生代沉積岩區地溫梯度則一百公尺增加2.5°C至3°C,而蘇花改C1A標台九線蘇花公路中仁隧道最大岩覆蓋深度達一千二百公尺,正常地溫梯度保守推估溫度可能上升33°C度左右,在施工環境不佳,可藉通風、灑水降溫處理。
以曾文水庫越域引水隧道施工經驗為例,遭遇50°C度左右的溫泉滲出,隧道內最高溫可達近40°C左右,影響施工,也透過加強通風,將開挖面的溫度控制於28°C,讓施工作業正常。
由於中仁隧道高岩覆段地質為大理岩,偶夾綠色片岩、黑色片岩,高岩覆區最大達一千二百公尺,位於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之碰撞邊界附近,岩體內有剪裂帶及破碎帶。
防範岩爆現象發生
為避免隧道有較大變形擠壓,以及湧水可能造成抽坍災害發生及岩爆發生,當隧道開挖進入八百公尺高岩覆蓋層,須進入警戒管理,加強隧道噴凝土龜裂與岩體面強度分析,防範岩爆現象發生,並在可能發生岩爆問題上,可施作解除應力爆破孔,增加岩體裂隙及裂面,減少岩爆機率。
另、噴凝土加鋪鋼絲網,施作岩石栓,避免噴凝土裂縫,開發面積及側壁,高壓水噴灑、潤滑節理裂面,使岩盤解壓,並視需要時用Η型鋼支保提高初始支撐力。
對策方面有增強支撐工法即採重型鋼支保、岩栓加長、岩栓加密、噴凝土厚度增加、支保縱向連結、加固支保腳、噴凝土封面等;開挖工法調整縮短輪距、設置臨時仰拱、分階開挖、導坑先進等;監測隧道穩定性增加監測斷面、增加監測項目或儀器、加密量測頻率、及時研判:襯砌長期穩定即內襯砌配筋或增加鋼筋量、內襯砌混凝土厚度增加或提高強度等。
進行高岩覆高風險管制
目前施工現況,蘇花改工程處依規定,在去年六月二十九日召開中仁隧道南段通過高岩覆高風險管制起始會議,由督導工務段、監造單、承包商相關人員,研析開挖地質情況,包含岩性、弱面情況、岩覆厚度、剪裂帶位態及滲水狀況,並積極管控相關施工材料及作業機具情況,以應對高岩覆蓋開挖可能突發狀況,並每半年定期近二十次召開中仁隧道南段通過高岩覆高風險管制會議制,幸未遇岩爆、擠壓及地溫問題。
蘇花改工程處還說,C1A標台九線蘇花公路中仁隧道接續工程,本計畫路線北起花蓮縣秀林鄉和中社區北側(台九線里程約160k+750處),沿台九線西側往西南方向以長約四點八公里的中仁隧道避開和中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至和仁派出所北邊山坡出洞後,接回台九線跨越大清水溪的卡南橋北側(台9線里程約166k+680處)。
中仁隧道
預定108年5月完工
中仁隧道接續工程設施長度,路線長度約五點七公里,其中中仁隧道長約四點八公里,和中橋零點一公里,路堤路塹段約零點八公里,目前施工至昨,整體工程進度達百分之五十二點三,預定一○八年五月十一日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