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怡伶/報導
原委會日前在吉安鄉阿美文物館,首度召開原住民族社會福利服務人員業務聯繫會報,針對行政院施政重點「長照2.0推動」進行說明。(左圖)
原民會社會福利處長王慧玲說,將結合用人計畫,整合地方及中央資源串連,落實原鄉服務,另她也強調,主委夷將‧拔路兒對此相當關心,希望透過與地方意見交流,整合人力資源,提升長照服務品質;吉安鄉長黃馨也到現場參與參與,並與大家意見交流,也將地方需求向中央反映。
王慧玲表示,原民會希望所支持的計畫用人,如生活輔導員、原住民家庭服務中心的社會工作員、就業服務人員、文化健康站的照顧服務員,這四種社會福利人員進行人力整合,並了解新政府即將推動的長期照顧2.0計畫。
她強調,透過四類社福人員,進行原鄉部落訪視及了解個案需要,讓原民會評估及佈建未來的文化健康站,能在交通不便捷、醫療資源不可及的地方,也能守護老人及協助原鄉災害應變。
台灣有一百二十一個文化健康站,花蓮有二十一站。王慧玲提到,透過部落文化健康站,讓原住民老人、亞健康的老人,甚至中風、意外傷害的老人,能走出戶外,改善健康狀況,除規劃適當體適能、音樂治療及餐飲服務外,甚至還能提供熟悉的文化脈絡活動,有益偏鄉原民部落發展。
另花蓮縣政府輔導行政科長蔡鼎紘,在會議中提出「人力分配不足」,讓聯結上產生障礙。
蔡鼎紘指出,依據各社福人員工作區域、性質及專業度的不同,無法產生交集,建議原民會可協助改善。
另他以抓肉粽來形容,原鄉四種社福人員應發揮各自功能,並能與行政體系串連,才能讓服務落實在原鄉;同時也建議,過去由原住民家庭服務中心召集的鄉鎮市層級業務聯繫會報,希望改由鄉公所作為召集單位,除更能落實會報連繫外,從中央、縣、鄉鎮市等公務體系中,也能使政策暢通串連,並邀集各鄉鎮市首長參加,讓他們可掌握並重視,默默為部落付出的原鄉社福員。
黃馨肯定各社福人員在基層辛勤付出,感謝原民會社會福利處長王慧玲帶著專員及科員到地方進行面對面溝通,並指出對於中央及縣政府交待的事情,鄉公所很願意共同協助及配合,希望為原民創造更好的福祉。
黃馨表示,台灣社會逐漸呈現高齡化,長照是必須的方向,若地方有需要改進及加強之處,希望中央不吝指教,願與中央共同努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