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葉文杰
花蓮縣文化局日昨召開「106|107年博物館與地方文化館發展計畫運籌機制地方輔導團」座談,辦理年度「發展願景共識會議」,各鄉鎮市公所業務承辦人員以及縣內博物館、地方文化館、原住民文物館人員踴躍與會。
花蓮縣內的博物館與地方文化館分布極廣,分別有花蓮石雕博物館、松園別館、吉安慶修院、花蓮鐵道文化園區、郭子究音樂文化館、七星柴魚博物館、花糖文物館、晟景縱谷木藝館、古嚕索古玉石坊、御皇米百年文化故事館、富南窯場、香又香便當調查局、立川漁場蜆之館、海礦探索館、後山‧山後故事館、鳳林校長夢工廠、拔仔庄常民文化館、富里公埔文化館、玉里鎮璞石藝術館、花蓮玫瑰石藝術館等20處館舍,另有臺灣國寶美術館、光隆博物館、兆豐故事館、蜂之鄉蜜蜂生態教育館等民間潛力館,在類型上可區分為產業、藝術、文史,在主題上也涉及地方產業、多元文化、石藝、飲食記憶等不同面向,對於日後相互串連以及推廣環境教育、開發觀光旅遊遊程,均有堅實的基礎。
文化局蔡樹芬秘書於會中表示,發展願景共識會議的舉辦,首要目標即是透過不同館舍人員間相互的認識、討論與交流,加上推動委員的建議、鄉鎮市公所的協力及輔導團的陪伴,共同推動博物館與地方文化館業務,共創發展願景與花蓮縣的文化厚度。日後將加強與大專院校的連結與合作,也期待館舍能對內部需求先行盤點後提出,以利媒合青年人力資源與學生進入館舍內協助。
蔡樹芬也說,借鏡宜蘭博物館家族的成功經驗,花蓮縣博物館與地方文化館也應凝聚「家族」的關係,活動可以相互串連、支援,媒體與行銷資源也可共享及共同宣傳,從增進對環境、生活、地方一點點的認識,將花蓮縣的文化特色推展至全國、全世界。
(花蓮縣文化局/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