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葉文杰、李婕妤/綜合報導
鳳林鎮公所昨天在箭瑛大橋旁舉行「緬懷張箭、鄧玉瑛教師殉職40週年紀念音樂會暨獻花致敬活動」,用音樂感念兩位老師的無私奉獻。悼念四十年前於黛納颱風過境期間,趕赴學校為學生上課而不幸殉職的老師張箭、鄧玉瑛,兩位老師的英勇犧牲,換來了水泥建造的箭瑛大橋,也為師生們鋪設一條安全上學的路。
民國六十六年九月底,黛納颱風過境,連接花蓮縣山興里與鳳林鎮市區的竹搭便橋遭暴漲的花蓮溪水沖毀,加上大雨不斷,到了十月六日,溪水依舊湍急,當天,在山興國小任教的張箭、鄧玉瑛等六位老師,為了到學校幫學生上課,冒險手牽手涉溪而過,未料六人因滾滾沙石而滑倒,瞬間遭湍急溪水沖散,結果張箭、鄧玉瑛老師不幸溺斃殉職。
兩位老師犧牲奉獻的大愛精神,感動全台,時任行政院長的先總統蔣經國先生不僅親臨山興視察、慰問遺眷,更撥款興建花蓮溪上第一座鋼筋水泥橋,並取張箭老師的「箭」字與鄧玉瑛老師的「瑛」字,命名為箭瑛大橋,永遠紀念兩位老師的事蹟。
捨身取義為教育付出
鳳林鎮長蕭文龍表示,教師張箭、鄧玉瑛冒險涉溪到校上課,卻不幸遭大水沖走,兩人捨身取義為教育付出,歷經四十年,雖然山興國小早已廢校,但兩位老師用生命換來的箭瑛大橋卻一直守護著花蓮溪兩岸的鳳林鄉親,鳳林鎮每年都會辦理祭拜追思會,昨日特別擴大舉辦追思音樂會,用音樂來懷念兩位老師的典範,也喚起社會尊師重道的傳統。
蕭文龍說,四十年過去,如今,當年嶄新的大橋也已斑駁老舊,在花蓮縣長傅萁全力支持並積極向中央爭取下獲得花東基金挹注四億兩千七百萬元重建,側引道也獲公路局一億三千九百萬元改善經費,相信可以給鳳林鄉親安全回家的路。
國小學生朗誦、演奏
活動開場由山興里民帶來原住民舞蹈,客家創作歌手徐世慧帶領鳳林國小學童演唱自創曲「箭瑛大橋頌」,學生並朗誦懷念詞「老師!我們永遠懷念你」,大榮國小學生則以直笛吹奏「回憶」、「雨夜花」等曲目,最後全體人員一同至箭瑛公園兩位老師的銅像前獻花致敬。
音樂會上,邀請當時一同涉溪的老師鍾美月(現為南投縣炎峰國小退休校長)、完整詳盡報導事件發生始末的更生日報副總編輯兼採訪中心主任田德財,帶領大家一同回顧兩位老師的英勇事蹟。
張箭的妻子蔡清妹及兒女、鄧玉瑛的父親鄧連友與胞兄前花蓮縣建設處長鄧明星昨天也特別到場致詞感謝及社會各界的愛心與關懷。教育處長劉美珍、明恥國小校長江政如也以此事件對於教育者的啟示帶來分享。
劉美珍表示,父母生育我們、老師教育我們,父母與老師給了完整無私的愛,希望藉由音樂會讓每位學子都能記得,如今能平安的接受教育,是兩位老師犧牲生命所換來的。江政如則說,事件發生時才小學三年級,九十三至九十九年曾在北林國小服務,每年都會到箭瑛大橋緬懷,也學習兩位老師的教育精神,將每位學生都當作自己的孩子,透過教育翻轉孩子的未來。
包括行政院東部服務中心執行長許傳盛、花蓮縣政府教育處長劉美珍、立委徐榛蔚服務處主任陳文卿、鳳林鎮長蕭文龍、鳳林鎮代表會主席林建平、鳳榮農會總幹事黃榮和、花蓮縣肉品市場總經理林連明、山興里里長洪福文、花蓮縣教育會理事長邱紫惠、花蓮縣中小學校長協會理事長鮑明鈞、鳳林國小校長高金山、長橋國小校長陳素貂、明恥國小校長江政如、以及多位校長老師鎮民們均出席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