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田德財/報導
世界傑出攝影藝術家陳缺,昨天展出他的「聚散舞常」系列作品,風格與他的「抽象攝影」完全不同,因為取景的主角是躍動的鯉魚,要抓得住瞬間的構圖相當困難,他歷時近三年寒暑,幾乎每天以沒達目標,絕不放棄的精神,天天與近兩萬隻錦鯉魚擁抱在一起。 一系列作品是他嘔心瀝血的精心創作之一。
陳缺對於一群無法馴服的錦鯉魚,最初幾乎就是在「拍照」,只紀實魚群嬉戲般的感覺,就是無法表現出其動感畫面,證實「拍照容易攝影難」的道理。
他每天傻傻的享受寂寞,終於領悟出「它不動,你要動」的真理,於是每天用心尋夢,認真尋求失敗的原因,追根究底來找尋答案,終於耗盡三年時間,悟出跌倒是常有的事,但我仍然勇敢爬起來的道理,再與魚群打成一片時,終於能在知其習性下給予所需,來變換不同的光圈與速度,終於蒼天不負苦心人,完成詡詡如生動感自如的系列新創。
「聚散舞常」系列其一作品「龍飛鳳舞」,曾榮獲洄瀾美展攝影類洄瀾獎,另一「怒吼山河」作品,曾在國際影展大放異彩。
陳缺的作品受到中國大陸攝影界重視,屢屢受邀至大陸各地演講,他提該系列作品,博得中國攝影家無數青睞的掌聲。目前該系列作品已經成為絕版精華,因為創作的題材不存在而成珍貴佳作。
「聚散舞常」作品,過去曾被國內攝影界耆老,故傅崇文老師,故周志剛老師生前讚賞有加,除此之外,目前國內攝影榮銜資格最高,首位世界傑出攝影家的彭大利老師,陳缺啟蒙授業的張繼福老師等的重視與勉勵,表示這將是攝影史上另類的藝術昇華。
陳缺表示,身為攝影藝術工作者,有責任為家鄉紀實任何人事物之外,若行有餘力時,理應以宇宙大千世界為題材,創作出「化不可能為可能」的藝術新創,有道是若要讓世界上多數人的眼睛,聚焦在台灣的新視界,就從此刻起。
陳缺集畢生最豐華的歲月,沈浸於「抽象攝影」藝術工作近三十年,過去他總是默默地享受孤寂,如今終於遇到伯樂的青睞與支持。他表示攝影最怕的是「精神」,多年來他秉持永不放棄的精神,自我勉勵在那跌倒,就要在那爬起來。
陳缺自習藝以來就懂得飲水思源的道理,如今花蓮的好山好水,成就他諸多震撼系列作品,因此他今日取之於斯,就要用之於斯,一雙推動永續傳承的手,將不悔將攝影藝術種子,播灑在碧海藍天的花蓮,來為後我們而來的孩子們,留下帶淚的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