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盈貞/報導
連續三度蟬聯台東第一級傑出團隊,也獲選原住民族委員會傑出團隊的杵音文化藝術團,長期不遺餘力推動文化,培育文化種子及師資不計其數。杵音文化藝術團今年成立滿二十周年,以年度公演「趣‧書中田Ata,Taila kita i O'mah」為演出劇碼,作為二十周年獻禮,十月二十七日晚間七點半將在北市士林區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進行第二場演出,歡迎民眾踴躍購票。
高淑娟老師創團
一九九七年,杵音文化藝術團由高淑娟老師創團成立,長期推動地方藝文,基於保存延續台東馬蘭阿美族傳統文化,團內耆老以原味歌謠吟唱台東馬蘭部落史詩,婦女、青年們則以手足舞蹈,頌揚祖靈。杵音文化藝術團結合東部中生代原住民青年,共同培育人才,將急遽式微的馬蘭阿美族傳統文化持續發揚至國內外,使台灣東部深層優美的文化特質呈現於觀眾面前。
重拾阿美族古謠
作為文化藝術的推廣,努力田野調查,出版部落相關有聲書籍及出版品,二O一四年以《尋覓複音-重拾臺東阿美族失落古謠》榮獲傳藝金曲獎最佳傳統音樂專輯獎;在表演及劇作部分,二O一五年製作「牆上。痕Mailulay」榮獲藝術界矚目的台新藝術獎項。
杵音20周年獻禮
二O一七年年度公演以「趣‧書中田Ata,Taila kita i O'mah」為演出劇碼,當作杵音文化藝術團滿二十周年獻禮,計有三場演出。除九月二十三日在台東東河部落屋已完成首場演出外,十月二十七日晚間七點半於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十一月十八日晚間七點半在台東MATA家屋原住民會館戶外表演。另十一月中旬以策展方式,在馬蘭聚會所、康樂活動中心、台東MATA家屋原住民會館,呈現培力部落的成績。
吟唱阿美族史詩
杵音文化藝術團團長高淑娟表示,命名杵音文化藝術團乃是「杵」象徵動力來源,是原住民生命的泉源,取其不忘本;「杵音」則象徵原住民內心欲表達的世界,使各族群透過歌舞文化的傳遞,達到互相瞭解、欣賞之目的。創團二十年來,透過研習、田調、出版及團隊展演,貼近祖靈深沉智慧,展現原味古謠吟唱部落史詩,將部落歷史、生活價值活現。
文化延續及生根
「趣‧書中田Ata,Taila kita i O'mah」之年度公演,將演唱二十首部落音樂,展現馬蘭阿美傳統歌謠,農作稻田這片土地,乘載著一種就如書本般的族群傳統知識,而這本無字之書,讓族人透過勞動閱讀與歌唱。在現代化衝擊下,族人傳統農耕相關歌謠,逐漸失落,而在族人意識到傳統即將消失時,如何努力復振。在此將古謠及戲劇結合,透過不同世代的歌唱,看見文化延續及生根,從而省思祖先的智慧與文化,歡迎鄉親踴躍前往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