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婕妤/報導
交通部觀光局公告實施「觀光遊樂業與觀光旅館業及旅館業配合觀光政策提升服務品質核定標準」,凡符合服務、優質觀光旅館業法規標準,可獲減免房屋稅、地價稅,花蓮業者樂見其成,在大環境不景氣的情況下,認為能減免部分稅收,多少可減輕一些負擔,並希望政府盡速頒布施行細則,放寬條件讓更多業者能受惠。
以遠雄海洋公園為例,海洋公園每年需繳交房屋稅及地價稅約六百五十多萬元,占年度總支出約百分之一左右,總經理沈建劭表示,雖然占比不高,但六百多萬元仍是相當可觀的一筆金額,若能減免用作設備維護或其它運用,對於園區仍相當有助益。
花蓮縣旅館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陳義豐表示,補助政策不該只獨厚少數業者,目前看來要符合申請減免房屋稅及地價稅的標準,須經交通部觀光局評定為星級旅館,全台符合星級者僅百分之十七點八,且多為資產豐厚的連鎖式集團飯店,而觀光遊樂業須考核競賽評列為優等以上,全台二十四家也僅有十七家列優等,然而亟待協助的應該是現階段許多用心經營,但面對大環境衝擊正努力苦撐的中小型旅館。
陳義豐指出,一○四年至一○五年,花蓮縣地價稅大幅調漲,平均增加百分之六十八,有的漲幅甚至高達百分之一百二十八,在遊客減少,整體觀光產業蕭條的時期,對於許多中小型旅館業者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房屋稅及地價稅減免立意良善,但有條件的開放,對許多業者來說是看的到吃不到,補助政策應雨露均霑,認可條件應要更為寬鬆,希望觀光局能盡速頒布施行細則,讓地方政府可依循辦理。
花蓮縣觀光旅館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梁愛迪表示,以大環境現況來看,房屋稅、地價稅減免宛如及時雨,可助苦心經營的業者暫時度過難關,然而從長遠來看,應更深入探討觀光產業的特性,觀光業多為投資鉅、回收慢,飯店、旅館、民宿的土地及建物等資產如何活化,是更為重要的課題。
梁愛迪說,稅收減免或獎勵措施對於業者而言固然好,然而政府在訂定觀光政策時應對於產業發展性作全面性考量,業者也不該只侷限於單一市場的行銷,應朝向多面向發展,才能開拓更寬廣的市場及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