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盈貞/報導
卑南鄉公所昨日假太平文衡殿,辦理一O六年重陽節慶祝活動,進行模範老人及敬老楷模表揚大會。活動以「重溫好時光」為主題,準備十八啦打香腸、天公保佑博杯、沙包跳房子等古早味遊戲,讓長輩重溫兒時回憶,玩得不亦樂乎。
卑南鄉長許文獻表示,長輩在物資最缺乏的時代克勤克儉,才有今天的台灣,即使年邁,仍時時刻刻為子女著想,讓他一直思考如何回饋長輩。為讓長輩的生活更加精采,今年除成立初鹿日托站,還安排臺灣豫劇團、勝安宮歌仔戲團演出,也和長輩一塊做晴天娃娃、吃剉冰,或到知本看熱氣球光雕,當然還有重溫好時光的活動,只要長輩們喜歡,卑南鄉公所在這個區塊都將不餘遺力。
活動總共設計五個關卡,考驗老人家的記憶力與運氣,鄉長許文獻也親自下場把關博「十八啦」,但長輩們運氣好,贏走鄉長不少香腸。只要闖關成功,長輩就能獲贈茄芷袋、黑砂糖香皂、傳統壽桃等贈品,老人家們無不收穫滿滿,笑得合不攏嘴。
一O六年卑南鄉受表揚的模範老人,計有初鹿村翁狗皂、美農村李文雄、東興村杜孫月臺、利嘉村林有志、太平村賴詠義、泰安村張居滿、溫泉村謝陳好、賓朗村李天駝、富源村鄭芙蓉、富山村洪黃桃仔等十位。
敬老楷模計有初鹿村曾昭統、美農村蔡惠敦、東興村張潘玉女、利嘉村鄭朝宗、太平村林承德、泰安村楊勝騰、溫泉村陳冬貴、賓朗村彭光遠、富源村曾金彬、富山村林新發等十位。
獲頒敬老楷模的張潘玉女,今年雖然已高齡八十四歲,平時仍在東興村主動幫助其他老人家的生活起居,並催促他們一同到老人日托站上課。
此外,由於她專精原住民傳統刺繡,在日托站常看到她幫同學縫縫補補,堪稱是日托站的另類保姆,也是今年度「最年長的敬老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