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台灣人口老化速度居世界之冠,一九九三年我國跨入高齡化社會,今年中六十五歲以上人口數已占百分之十三點九,逼近世界衛生組織定義之高齡社會標準。台灣從高齡化社會轉變為高齡社會僅歷時廿五年,相較於法國一一五年、美國七十二年、英國四十七年,台灣因應高齡社會,乃至於不久將來的超高齡社會,各項準備工作的期程明顯遭受壓縮,本報就長照議題,訪問前花蓮縣衛生局長、花蓮縣副縣長,現任理想生活開發公司總經理徐祥明,提出專業看法。(編者)
記者田德財/報導
徐祥明說,從各級政府到每一家庭,均須及早採取行動,做好因應規劃與準備。尤其高齡社會對長照的需求明顯增加,而我國長照財務、人力、專業、規範、服務量體、教育及研發資源等尚未臻成熟,確實需要快馬加鞭全速建構。過去一年間,長照議題可見度已明顯提升,各類研討活動及教育訓練大幅增加,初階的長照資源逐步累積。中央政府權責機關衛福部及政務委員林萬億積極任事,正朝著良性方向推進。
青壯人口減少 老年人增加
他說,然而我們必須了解,橫陳於前的挑戰確實艱鉅。國家財政日趨空虛,長照財源籌措不易,低薪現象影響年輕人生育子女及照顧父母能力。人口老化衝擊扶老比率,具扶養能力之青壯年人口比率減少,需要被扶養的老年人增加。再者,我國因應高齡社會所需相關準備工作,起步明顯落後許多。這些現實層面問題,在在危及長照服務體系順利建購及穩健永續發展。
徐祥明指出,國內不少學者專家與實務界人士,將日本的長照奉若楷模典範,卻忽略日本當年開展長照的時空及客觀條件。如今日本財務及專業人力資源難以維持應有的質與量,尤其在量的部分,已然出現捉襟就肘的窘狀。它山之石可以攻錯,台灣發展長照必須在規劃伊始,即充分考慮客觀現實及永續運作條件。
從源頭減輕長照需求
徐祥明認為,建構穩健永續的長照,必須放大規畫視角,以宏觀的思考從源頭減輕長照需求量,積極導入產業充沛的資金、人力、與專業,化危機為轉機,創造銀髮產業新藍海。我認為台灣必須充分運用健康促進Health Promotion提升民眾健康,避免或延後失能,大幅降低使用長照的人數,減輕長照負擔。
運用健康促進 維持獨立自主
他說,即便是生活起居需要協助的長者,更需運用健康促進,及引進CCRC (Continuing Care Retirement Community),以及減法照顧模式,盡可能保留及刺激生活機能,維持一定程度的獨立自主能力,保有生命品質與尊嚴,同時也減輕長照負擔。這概念並非天方夜譚,也不是高談闊論,只要能正確引進企業投資與專業觀念則必屬可行。
花蓮推動社區型養生渡假村
目前徐祥明正協助台灣建立可行模式,與理想企業集團梁清政董事長合作,匯聚健康養生、休閒度假、樂活慢遊、田園農趣、終身學習、退休長宿、8A智慧住宅設計元素,搭配六星級飯店服務,創造社區型養生渡假村。第一階段開發案佔地廿六公頃,除了擁有世界級景觀,潔淨清新優質空氣,如茵草原、台灣原生保健植物園、天然湧泉湖景、以及導入最先進的健康養生渡假軟硬體設施,也將與地理相鄰的門諾醫院及東華大學跨業結盟。
徐祥明表示,這全新的健康養生概念,將協助卅歲以上青壯年人,及早培養健康生活型態,奠定一生健康良好基礎;幫助五十歲以上民眾維持青春健康活力,延緩老化退化,避免使用長照資源;提供高齡需局部協助民眾,類似美國CCRC延續性照顧之退休社區環境與服務模式,在維持獨立自主及家庭生活前提下,貼心給予階段性必要協助,延緩及降低對長照資源的倚賴。
結合企業力量 開發樂活產業
徐祥明指出,結合企業投入健康促進,打造健康養生渡假長宿社區,引進豐沛企業與健康促進專業能量,創造質與量均優的健康支持環境,既可減輕長照負擔,確保有限的長照資源永續運作,更能創造健康養生渡假之新型態觀光休閒產業。東台灣具備卓越的發展條件,花蓮縣政府全力支持健康養生產業,花蓮將可望成為「活得長壽,活得健康,活得幸福、活得精彩」的健康樂活產業新聚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