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蕭道田/報導
台東縣長黃健庭日前在台東縣議會第十八屆第六次定期會施政報告中,宣布為配合中央綠能政策將在知本濕地建置二二六公頃「太陽光電教育示範專區」,未來將可以供應台東近二十五%的電力,為縣庫每年增加約三千萬的收入,不過地方上出現不同的聲音,有人贊成有人反對。
野鳥重要濕地
「知本濕地」過去是知本溪舊河道,現在仍擁有天然湧泉、豐富生態,兼具濾水和防洪功能良好的濕地,是國際鳥盟認證台東縣唯一「野鳥重要濕地」,也是卡大地布部落的傳統領域,被當地人稱「夢幻湖」,以往有瀕臨絕種的黃鸝、東方白鸛及灰胸秧雞等,都來此過冬,是台灣冬候鳥遷徙路徑上重要棲息地。
失去綠能意義
荒野保護協會台東分會及台東野鳥學會認為,濕地因人為破壞少,共有一七○種植物、二○○多種野生動物,生態豐富,是許多鳥類南來北往的中繼站,若選在此處設置太陽能光電,不但失去「綠能」的意義,更有扼殺生態的疑慮。
開發發展經濟
知本在地居民表示,其實以前哪有什麼「知本濕地」,只是長年以來颱風、下雨等天氣的因素,還有知本地區沒什麼污染,天然環境良好,因此造就出「知本濕地」,成為鳥類南來北往的中繼站,孕育出許多的生物,不過這塊土地以閒置多年,如果能開發,對地方的經濟將有不錯發展,也可能造就出更好的生態環境。
有開發就反對
知本地區人士坦言,台東地處偏鄉,發展本來就不容易,可是一些「異議人士」只要台東有開發就提出反對的意見,就像「美麗灣開發案」由於「異議人士」的反對終結的該開發案,但是對於美麗灣的海岸也不見「異議人士」號召志工來維護,未來可能有十幾億賠償,也要台東縣民共同來負擔,這叫縣民情何以堪?
從繁華到落寞
知本地區人士強調,目前台灣要「興利」很困難,但要「除幣」很簡單,只要靠一張「嘴」,知本在地居民對這塊土地的熱愛遠比外地人要來的深,知本地區從繁華到落寞有多少人關心?知本地區的子弟被迫要外出打拼有多少人關心?「知本濕地」閒置多年不見「異議人士」來協助行銷?如今好不容易有對地方發展的計畫,而且是發展「綠能」,如果知本連污染最少的「綠能」都不能發展,還有什麼產業可以在知本發展?值得大家來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