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柏霖/報導
花蓮縣劃分三個醫療次區域,分別為花蓮(北區)、鳳林(中區)、玉里(南區),轄內共有十家責任醫院,五家集中在花蓮次區域(北區)。花蓮縣衛生局長李宏滿指出,有百分之六十的人口、百分之五十的醫療與照護資源集中於花蓮北區。
根據「每萬人口比例」來統計,北區西醫數有29人,護產人員數有101人;中區西醫數有8人、護產人員有41人;南區西醫數有18人、護產人員有91人。
李宏滿進一步說明,數據顯示三個次區域醫療人力、資源差異相差甚大。其中以中區差異為最大。南北狹長,花蓮依人口結構,使醫療資源多集中於花蓮次區域,不均的人口分佈,也表現在花蓮醫療分佈不均。
花蓮當前的挑戰包括「部分地區僅有衛生所及少數基層診所,缺乏專科醫師提供醫療服務」「中南區醫院緊急醫療量能缺乏次專科提供服務」
李宏滿表示,為此花蓮縣衛生局建置偏鄉急重症緊急醫療網,105-108年期間中央補助本縣經費計新臺幣1億5,689萬8,800元整,投入「觀光地區急診醫療」、「偏遠地區急診」、「醫療偏遠地區急重症」、「兒科急診」。
包括在合歡山雪季、秀姑巒溪泛舟季時,設立移動式緊急醫療站;在鳳林次區域聘任三位級轉診專任醫師、提升南區急診救護能力、提供新城秀林兒科急診需求,強化二十四小時的兒科急診醫療服務。另外花蓮也積極提升社區急救能力,在公共場所設置並登錄AED,每十萬人口設置數花蓮 62.8台遠高於全國35.3台。
李宏滿也在會中宣布花蓮衛生局的健康白皮書「三五政策」包括五年內降低嬰兒死亡率低於全國平均值、五年內花蓮縣民平均餘命增加兩歲、結核病五年內再減半。他強調,花蓮以馬拉松的精神面對挑戰,堅持到底、永不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