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糖廠遊客剩一成 馬太鞍及舞鶴台地也冷清 業者盼發放旅遊券
中南區/記者黃聰明報導
O二O六大地震之後到現在,中南區旅遊業者一片蕭條,預計地震效應可能持續到暑假,這四個月期間,業者將苦撐或甚至歇業,將引發失業等社會問題,業者期盼政府發放花蓮縣內旅遊券救急。
O二O六大地震之後引發的觀光旅遊效應持續到現在已經三星期,廿四、廿五周休二日,遠在地震災區外的中南區,觀光旅遊業者仍然一片慘淡,住宿業住房率低迷到剩一、二成,甚至到零住房的淒慘狀況,業者面對每天的經常性支出,欲哭無淚。
中南區旅遊指標性的花蓮糖廠,這星期周休二天,每天遊客僅一百多人次,各家賣店生意清淡,比起過去一天一千多人相比,遊客量剩一成多。
光復鄉馬太鞍濕地人潮集中的欣綠農園,每天經常性支出二、三萬元,周休二日的遊客也不過二、三桌,舞鶴台地上茶農門市部,上門泡茶的遊客寥寥無幾,這種地震效應可能要到暑假,這四個月時間,業者也不知道要如何度過。
業者表示,花蓮縣地形狹長,雖然中南區沒有受到大地震的破壞,發生大地震的機率不高,連外國遊客被告知花蓮不能去旅遊,而花蓮中南區也包括在內,中南區業者成為大地震的間接受害者。
清明節連假五天,許多旅外的花蓮人將返鄉掃墓,這也將是觀光旅遊業復甦的指標,如果國內外遊客仍無法對花蓮建立信心,業者表示,地震效應將到暑假,才可能解除。
這四個月期間,觀光旅遊業者將處於虧損狀態硬撐下去,撐不下去勢必要裁員或是歇業一陣,也將引發失業潮、人口外流等社會問題,業者期望政府在短時間內擬定一套觀光旅遊救急措施,協助業者渡過難關。
政府過去實施五百元旅遊優惠措施,受惠業者僅止於旅行社,住宿、餐飲、手工藝品、農特產品等下游業者比較無感,許多業者比較傾向發放花蓮縣旅遊券,只要外地遊客在花蓮縣內旅館、民宿入住,就發放旅遊券一張,遊客憑旅遊券任意花蓮縣境餐飲、手工藝品、農特產品等商店消費,讓小投資的業者都能受惠。業者表示,政府應以救命的緊急狀況挽救觀光旅遊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