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婕妤/報導
歡度兒童節,慈大附中國小部特別舉辦「未來領袖 創藝無限」生活教育嘉年華活動,除了有兒童才藝競賽,也設計生活禮儀、法令宣導、醫療常識、生命教育│特教體驗等多項闖關活動,激發學生潛能與智能,並發揮創藝、讓孩子展現自我。校長李玲惠說,兒童節是屬於孩子們的日子,大家在舞台上也一定要「盡情發揮」。
一早由兒童才藝競賽拉開活動序幕,首先登場的是一年級帶來「瑪麗與小星星」的電子琴合奏,稚嫩的臉龐加上頭上的綿羊毛巾帽非常搶眼,音樂結束綿羊叫聲「咩│」贏得台下熱烈掌聲;「說一不二對口相聲」考驗孩子機智反應,逗得台下笑聲連連;三年級老師也帶著孩子表演「Say Hello」、「寵愛」,等舞蹈,動作輕盈可愛動感十足,台下小朋友跟著打拍子;五年級鄭叡澤同學則以二胡演奏「三門峽唱想曲」,表情動作充滿戲劇效果;最後出場的是明星架式十足的五年級同學,以一首「Trun up」動感舞蹈,炒熱全場氣氛。
生活禮儀闖關 校長示範包水餃
嘉年華會,在王佩茹秘書敲響愛心鑼後正式展開!今年除了各年級老師精心設計的生活禮儀闖關外,還特別邀請消防局、環保局、稅捐處及慈濟科大護理部等單位前來共襄勝舉。
生活禮儀闖關包含一到四年級設計的食衣住行、灑掃應對進退基本禮儀等關卡,透過奉茶、打電話、穿衣、打掃、綁鞋帶、包水餃、剝蛋殼、打包禮品等實作,檢核學生生活教育成果。校長李玲惠也親自示範包水餃的動作,並孩子勉勵:熟能生巧都是日常訓練來的,常做家事自然就可以成為家事小達人。五六年級老師特別設計「跟你想的不一樣│各國禁忌、飲食篇」「西餐禮儀」、「ㄅㄨㄅㄨ怎麼坐」等關卡,讓學生實地演練。
經歷地震 消防局教導逃生知識
剛經歷過花蓮○二○六地震,消防局到校教導學生逃生知識,並讓孩子知道如何準備賑災包中的物品;環保局除了教導學生認識環保標章外,也宣導綠色消費觀念;稅捐處則透過提問,教導孩子認識各種稅收及如何成為理財高手;慈科大護理人員細心教孩子們如何處理傷口。戴上耳罩、墨鏡、四肢再繫上重重的沙包,體驗老人因退化帶來身上種種的不便,以及如何幫家中幼兒換尿布…等,讓孩子在遊戲中學習新知,建立正確觀念,同時讓學生明白要懂得感念父母的照顧,做個懂得行孝的好小孩,最後也通過特教體驗,讓不同年級孩子體驗不同肢體障礙生活之不便,希望孩子能發揮同理心,伸出援手,及時幫助身邊身障的朋友。
惜福市場像尋寶一樣好玩
惜福市場區,有文具、布偶、包包、玩具、書籍、植物等應有盡有,是孩子最愛來的一區,三年二班謝欣妮胸前抱滿從「惜福市場區」選購的物品,她說:「這些都是我喜歡的東西,付出去的錢又可以幫助人,所以覺得特別開心。」六年三班洪增梅也說:「我也很喜歡在惜福市場區逛,很像在尋寶一樣很好玩,最重要是還可以幫助別人。」
今年惜福市場特別設置「愛書人│好書交換區」每捐贈一本書,即可獲得一點,兌換一本新書。不少爸爸媽媽也前來與孩子歡度兒童節,並響應愛心投竹筒。透過惜福市場,募集全校師生的愛心,全部所得將幫助花蓮賑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