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在地哈燒 花蓮教育

花蓮教育

2018-04-23
光復商工原民新校園 濃濃地方原味
原民會經費補助 第一期工程完工 學校景觀充滿馬太鞍 太巴塱部落的原味
分享至


圖:光復商工秘書古漢威歡迎地方民眾及外地遊客到光復商工觀賞當地原民文化特色。(記者黃聰明/攝)
 

光復/記者黃聰明報導

光復商工列為原民重點學校,去年獲得原民會原民新校園運動的經費補助,第一期工程完工,在校園打造的原民意象、圖騰、原民傳統食材苗圃,讓學校景觀充滿馬太鞍、太巴塱部落的原味。

光復商工位於光復鄉馬太鞍部落境內,被原民會列為原民重點學校之一,去年獲得原民會原民學校新校園運動第一期經費補助,對於當地原民文化意涵、意象、圖騰,學校不敢大意,特別邀集原民專家學者地方耆老召開籌備會議,讓新校園運動符合當地原民獨特文化特色。

右側圍牆及校園內空地

        打造原民意象和圖騰

學校大門左右邊,公所剛好完成通學步道,光復商工部分圍牆予以美化,屬於不規則性白色創意鐵欄杆,由於第一期計畫工程經費有限,光復商工選擇右側圍牆及校園內空地打造原民意象和圖騰。

針對原民新校園運動第一期工程,光復商工分成圖騰、意象,原民傳統食物苗圃,圖騰之一是聘請當地薪傳大師林阿隆原民木雕作品及八片原民跳舞看板,掛在欄杆上,意涵是「歡迎光臨」,意象是在校園區內打造一棟高約四公尺高的原民瞭望台,使用當地建材搭建,其三是機自行車遮雨棚的圖騰彩繪。

打造一座原民傳統食材苗圃

         認識原民野菜

另在欄杆後面的校園區空地內,打造一座原民傳統食材苗圃,植物包括樹豆、木虌子、刺蔥、龍葵、黃藤等,這些野生植物、野菜在光復一帶山區到處都有,特別是刺蔥、龍葵俯拾皆是,目的是讓學校師生、社會大眾認識什麼是可以當作菜餚的原民野菜。

校長陳瑞洲表示,為了這項原民新校園運動頗為重視,聽取原民學者專家及地方耆老的意見逐步修正到完工,讓當地原民滿意,也讓外地遊客了解光復商工有許多原民學生就讀。他說,第一期計畫經費比較少,今年再提第二期計畫,再把地方原民文化特色完整呈現。


關於我們  |  廣告刊登  |  客服信箱  |  免責聲明  |  隱私權聲明

立康開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16060735
www.ksnews.com.tw
TEL︰(038)340131 ext 317
FAX︰(038)341406
地址︰97048 花蓮市五權街三十六號
對本網站的意見請寄︰888housesksd@gmail.com
客服電話:03-8331236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 8:00-11:30;13:30-17:30)

掃描分享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