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田德財/報導
兩岸關係緊張,共軍戰機、航艦輕易繞台,並頻頻到東部海域,原本東部為國防後山的佳山基地,一躍成為台灣國防抵抗共軍的最前線。將領表示,共機自宮古海峽繞越台灣東部,日本空中自衛隊會加以節制,但共機若自巴士海峽過來繞越我東部,國軍就必須獨力應對。
「漢光演習」兵推過去針對東部進行的戰術防禦想定,僅對中共航空母艦襲擊東部,並未針對跨海而來的陸基軍機襲擊作過推演。但他強調,共機繞行台灣,象徵性意義大於戰術意義,共軍雖有能力繞台或自東部攻擊,但要抵禦我防空飛彈與在空機攻擊,勝算不高,且遠海長程的兵力編組不大,難以達到具有決定性影響的戰果。
備役空軍中將李貴發強調,以前台灣認為中共威脅主要從西邊來;為了保存實力,遂建佳山基地為戰略縱深;如今中共戰機,更繞東邊而來,單向威脅變成雙向威脅,「台灣的作戰構想、建軍架構,尤其是防空,需要再檢討。」
將領表示,國軍以往東部遭襲的演習想定,是遭到共軍航艦載機與巡弋飛彈的攻擊,共機繞台的機種則是陸基軍機,機種確實比航艦攻擊更多元與長程。
將領分析,近期繞越台灣的共軍軍機,轟六K固然能攜帶空射長程導彈,但載彈量有限,且為次音速飛機,也無匿蹤特性,是個大型空中目標;其他陸基飛機受限航程,殲擊機如殲十雖可空中加油,但受限為單座機,飛行員無法承受八到十小時長途飛行,只有負責雙座且可空中加油的蘇愷三十戰機可以做到;但蘇愷三十飛行須配合轟六空速,限制了空戰性能。
漢光演習
預設共軍從東部進犯
淡江大學戰略所助理教授黃介正表示,從漢光三號開始,軍方早就對共軍從東部進犯提出演習想定,至今已廿多年,並非毫無準備;今年的漢光卅二號,也是以敵軍搶占雪山隧道、挺進台北作預想。
國軍確實開始強化東部部署,擬在東部部署三套以上、射程可達二百公里的天弓三型防空飛彈,取代目前部署在蘇澳、花蓮與台東的老舊鷹式飛彈,二年前開始,空軍也著手花蓮佳山洞庫與台東石子山洞庫的整建工作,並將洞內系統與裝備納入儀控中心控管。
佳山基地是「佳山計畫」,位於花蓮新城鄉「佳林」村與秀林鄉「大山」村等地而得名。主體工程位於花蓮空軍基地旁的加禮宛山。民國六十九年開始規劃,七十四年起以「建安三號」為代號開始動工,工程費五百億元。
佳山基地
可容納250架以上戰鬥機
「佳山計畫」是空軍國防東移政策,利用花蓮縣秀林及新城鄉的佳民與佳林村之間的中央山脈,開鑿山洞隱蔽精密戰鬥機的基地,此一號稱東南亞地區規模最大的山洞隧道基地,主要是本省西部缺乏屏障,易遭敵機突襲,選在花蓮機場附近中央大山開鑿山洞,分為南、北兩區,各鑿四個可容整架飛機拖進的山洞隧道,隧道內並打直井式通風孔。基地內隧道互通,全部用鋼筋水泥建築,可容納二百五十架以上戰鬥機。
「佳山計畫」基地,新建一條飛機跑道,另築一條連接花蓮機場拖行跑道,戰鬥機出任務時,先用拖車把飛機拖上跑道再起降。
「佳山計畫」是國軍戰力地下化計畫中,工程最浩大者,佳山基地建在花蓮縣秀林鄉中央山脈東麓下,運用山坡開闢停機大型涵洞及興建南北向機場,並連接至花蓮空軍機場,形成雙機場。
據了解,佳山基地至少可容納二百五十架戰機,及作戰指揮、管制、後勤進修、補給所需人員和彈藥、油料、食物的儲存空間,整個基地將成為東區作戰司令部的重心。平時不停收大批戰機,當發生戰爭,台灣西部各基地的飛機,可全數飛往東部,進人佳山及志航(位於台東)基地的掩體中,保持空軍必要的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