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在地哈燒 花蓮社會

花蓮社會

2018-06-04
福興村粽藝傳承 卯足全力吹龍舟
具有在地特色的端午社區活動
分享至


圖:鄉長黃馨與小朋友也一起玩「龍舟吹吹樂」,圓的帆船型龍舟不容易吹,村長黃朝彬說,技巧就是要吹龍頭,才會跑得快。(記者劉怡伶/攝)
 

記者劉怡伶/報導

吉安鄉福興社區昨天舉行「粽藝傳承慶端午」,家中長輩帶著小孩歡喜前往,村內土地公廟前廣場,數百位鄉親不僅包粽子、表演才藝,更有家長與小朋友一起製作龍舟,準備吹龍舟比賽;吉安國小校長李國清、與稻香國小校長孫東志更稱讚「這是熱鬧又寓教於樂,很有在地特色的端午社區活動」。

好幾天前,社區媽媽就開始忙碌準備,活動所需的粽葉、糯米、豬肉香菇等各項要包粽比賽的材料。福興社區理事長黃朝彬說,感謝她們幫忙,也謝謝社區志工大家一起布置會場,社區舞蹈班、原住民舞蹈班等加強練舞,準備才藝表演。

年輕人參與包粽樂趣

每年端午節前夕都會舉辦「粽藝傳承」活動,就是希望年輕的下一代不要忘記,傳統習俗的「包粽子」。他說,很高興今年有許多年輕人報名參與包粽比賽,也共同參與社區活動,這就是社區的凝聚力與端午傳承。

第一位報名包粽比賽,是三十幾歲住在社區的原住民夫婦,他們說「部落沒有包粽子習俗,來參加比賽藉機學習」。黃朝彬說,社區住民是多元族群融合,大家都非常融合。

去年是九十四歲阿嬤獲得包粽冠軍,在村內阿嬤包粽很有名,今年她也再次參加比賽。他提到,村內每位長者多出來走走,參加活動或比賽,大家都很開心。

大家展現包粽快手

「包粽子快手」競賽,哨音一響,不論是阿媽或年輕媽媽,大家都一氣呵成完成包粽子動作又快又準,村長黃朝彬與鄉親們等人都在現場為大家加油。

現場也以粽子大觀園,展示一般肉粽(北部粽)、水煮粽(南部粽)、素粽、鹹粽、紫米粽,較特別有粄粽(客家粽)、五穀粽、花生粽等各式米粽,許多年輕父母都帶著孩子一起認識,也嘖嘖稱奇,都說「原來粽子有這麼多不同作法」。

最受小朋友歡迎,莫過於龍舟吹吹樂,每年「創意龍舟塗鴉」的龍舟DIY造型都不一樣,今年是圓的帆船型龍舟。黃朝彬說,大家要先動手圖色與組裝,接著下水比賽,賽完後大家就可以品嘗村內媽媽所包的「燒肉粽」,一起同樂過端午。

黃朝彬感謝立委徐榛蔚、鄉長黃馨、立委徐榛蔚辦公室主任陳文卿、縣議員邱永、鄭乾龍、游淑貞,鄉代高德安、黃登科,與準備參選的陽進福、沈君茹等人到場祝福。


關於我們  |  廣告刊登  |  客服信箱  |  免責聲明  |  隱私權聲明

立康開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16060735
www.ksnews.com.tw
TEL︰(038)340131 ext 317
FAX︰(038)341406
地址︰97048 花蓮市五權街三十六號
對本網站的意見請寄︰888housesksd@gmail.com
客服電話:03-8331236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 8:00-11:30;13:30-17:30)

掃描分享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