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在地哈燒 花蓮教育

花蓮教育

2018-07-08
寫蒼生為歷史翻案 廖啟余獲楊牧文學獎
暴露出過去扭曲的政治現象 也挑戰臺灣今日無解的社會局勢
分享至


圖:第五屆楊牧文學獎得主為青年詩人廖啟余。(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提供)
 

記者葉文杰/報導

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辦理第五屆楊牧文學獎甄選,經過三輪投票與辯論,最後由青年詩人廖啟余的「人子」以過半數支持獲獎並獲得獎金十五萬元。

過半數支持獲獎

楊牧文學獎甄選區分為「楊牧詩獎」及「文學研究獎」。其中「楊牧詩獎」評審會議日昨在台北同慶樓舉行,採嚴謹的匿名審查方式,共有十三本詩集進入決審,經過三輪投票與辯論,最後有二本詩集同列第一,經過再次投票後,青年詩人廖啟余的「人子」以過半數支持獲獎並獲得獎金十五萬元。

廖啟余一九八三年生,臺灣打狗人,二○○二年畢業於高師大附中,政大中文碩士,現就讀華盛頓大學聖路易分校比較文學博士班的國際作家學程。著有詩集「解蔽」、小品文集「別裁」,作品散見國內外副刊、雜誌與選集。

本屆邀請到五位名家擔任評審,包括陳義芝、焦桐、劉克襄、李進文與徐國能,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須文蔚主任主持。五位評審對詩集的評價如下:「人子」寫蒼生百姓,為歷史人物翻案與申辯,同時展現時代影像,作者能透過歷史文件的摘句,建構情境,語言老練,暴露出過去扭曲的政治現象,也挑戰臺灣今日無解的社會局勢。

展現作者對各路詩風格的熟練

詩集中的「秋興八首」向現代詩的名家致敬,也展現作者對各路詩風格的熟練,可看出創造新風格的摸索與努力。「人子」相較於目前一般的政治詩而言,有幽默感,又不會太露骨,能展現出感時憂國的家國情懷,歷史名人輪番出現,既解構,也重構作者心中的正義與哲學觀念。

另「文學研究獎」是由東華大學系所推薦,外語組由英美系碩士班孔令獲得,作品為「Identity Conflicts in Nella Larsen's Quicksand and Passing」。漢語組二名,由華文系碩士班廖宏霖獲得,作品為「小說R:談藝書簡」;另位獲獎者為中文系博士班朱志學獲獎,作品為「莊子物學的宗教維度」。每人各獲得五萬元獎金。

楊牧文學獎緣起東華人社院的創院院長王靖獻教授(筆名楊牧),以中西比較詩學研究創見蜚聲國際,選擇東華作為個人學術生涯的終站。和碩科技童子賢董事長生於花蓮,閱讀楊牧詩文深受啟迪,捐款設立「楊牧文學講座」基金,特別附設「楊牧文學獎」,獎勵東華學生與校友文學創作與研究活動,期許對拓展臺灣文學新局做出貢獻。


關於我們  |  廣告刊登  |  客服信箱  |  免責聲明  |  隱私權聲明

立康開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16060735
www.ksnews.com.tw
TEL︰(038)340131 ext 317
FAX︰(038)341406
地址︰97048 花蓮市五權街三十六號
對本網站的意見請寄︰888housesksd@gmail.com
客服電話:03-8331236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 8:00-11:30;13:30-17:30)

掃描分享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