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在地哈燒 花蓮社會

花蓮社會

2018-08-25
貼標籤到撕標籤 中新生代社區工作者交流
「世代對話-歧見到齊建」
分享至


圖:花蓮縣文化局社造三期第二場次社造交流會議邀請台灣好漾協會林慧絢理事長分享投入社造的經驗。
 

圖文/葉文杰
花蓮縣文化局社造三期第二場次社造交流會議,以「世代對話-歧見到齊建」命名,特別邀請今年度通過文化局核定的十二個社造點以及十二個社區行動專案,分別代表中生代的社區工作者與新生代的社區工作者,在鳳林鎮展開一場交流會議。
三個主題場次分別以「歧見到齊建」、「部落在哪裡?」,以及「年輕人搞什麼?」。第一個主題邀請山東野表演坊團長劉尉楷與東岸生活家協會高莉容對談,針對新住民的議題,前者以行動劇場的方式,帶領孩子們認識文化的刻板印象,從「貼標籤」到「撕標籤」的過程,讓每個孩子重新認識文化上的差異,進而產生對不同文化的包容與尊重。
東岸生活家協會則藉由飲食文化的調查,明確的指出鄉村地區的飲食習慣,已經逐漸因為東南亞國家的居民進入,讓下一個世代的孩子們在飲食上已經有了極大的變化,例如傳統漢人的菜餚「白斬雞」,許多人沾醬油、蔥花,或者客家的桔醬;但是越來越多的家庭使用了「臭魚醬」。這都再再顯示文化逐漸地融合。該場次的主持人,台灣好漾協會理事長林慧絢老師更是感歎「雖然我們知道新住民的文化逐漸進入,甚至成為我們文化血液的一部分,但是誠如尉楷所實踐的,我們對於不同族群的偏見與歧視仍難以消滅,需要有更多的行動,才能令我們真正的走上「齊建」,而不是「歧見」。
第二場次則是以部落的議題,邀請奇美部落吳明季以及致力於和平部落發展的新生代社區工作者張喬茵。吳明季語重心長的對新生代的部落工作者提醒,進入到部落,需要有更多的浸潤,在社區中才能逐漸得到支持。她以自己為例,她花了整整十多年的時間才得到部落的認可,花了二十多年的時間才明白部落要什麼,而不是「我認為他們要什麼」。這些意見彌足珍貴,東華大學社會系的呂傑華老師作為該場次的主持人,更是毫不諱言提醒青年,走入部落,像是走入不同的文化世界,尊重與謙卑才是最為重要。
第三場次的會議,由北林三村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李美玲與社區青年黃弘舜進行對談,黃弘舜認為花蓮的觀光需要提升,然而大環境中因為網路的旅遊平台,使得許多旅遊景點、在地的住宿地點,不購買廣告、不進入這些平台就會在群眾的視野中消失。因此他希望能創建一個花蓮在地的平台,介紹花蓮真正值得去的遊處,甚至是屬於在地人的景點。
李美玲理事長則表示,青年不管在什麼年代,都是我們的希望。她很感動花蓮的青年逐漸返鄉,開始關注地方議題,並且透過計畫實踐,作為中生代的花蓮人,除了支持,還有什麼能夠多做的呢?語末,更是感謝花蓮縣文化局今年度特別提供十二個社區行動專案給予在地青年實踐、學習解決社區議題,如今也逐漸開花結果。
文化局藝文推廣科科長陳櫻分現場也同時提醒青年,進入到社區是一件辛苦的工作,文化局以社區行動專案提供青年進入到社區的契機,但就如同交流會一般,過去社造前輩的經驗需要青年謙虛的學習,未來地方的建設則是要仰賴青年。東華大學人社院院長王鴻濬更表示,這場交流會讓他看到花蓮未來的希望所在。

 


關於我們  |  廣告刊登  |  客服信箱  |  免責聲明  |  隱私權聲明

立康開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16060735
www.ksnews.com.tw
TEL︰(038)340131 ext 317
FAX︰(038)341406
地址︰97048 花蓮市五權街三十六號
對本網站的意見請寄︰888housesksd@gmail.com
客服電話:03-8331236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 8:00-11:30;13:30-17:30)

掃描分享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