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婕妤/報導
宜蘭縣、花蓮縣數位機會中心(宜花DOC)與瑪利亞基金會、上慶傳播文化合作,自一○四年起向各界募捐二手相機,並開辦攝影課程,啟發偏鄉學子及社區民眾的視野,迄今培育出近三百位攝影師,昨天在洄瀾人文館舉辦「小攝影師 三個大夢攝影展」開幕儀式,展出約三十五幅攝影作品。
東華大學華語文學系教授須文蔚表示,為偏鄉學童募集二手相機,幫助孩子跨越數位技術的門檻,拉近城鄉距離,希望完成他們擁有自己的相機、上影課程,並舉辦攝影展的三個夢想。
回想起孩子第一次拿到相機,直問「這真的是要給我的嗎?」,他們不可置信的神情,成為團隊持續努力的動力。
35幅作品在洄瀾人文館一樓 展至10/31
宜花DOC累積至今共募集兩百七十一台二手數位相機,宜花DOC並邀請知名攝影大師吳德亮,及上慶文化攝影師擔任旅行志工,舉辦e拍即合攝影課、親子攝影營等活動,帶領民眾用鏡頭看世界。
兩年來培訓近三百位攝影師,其中年紀最大七十四歲、最小四歲。
「舉辦攝影展」的第三個夢想,宜花DOC精選三十五幅攝影作品,即日起至十月三十一日,在洄瀾人文館一樓「洄瀾‧時紀」展出。
攝影作品內容多元,包含宜蘭、花蓮兩縣傳統技藝記錄,及學員眼中的童趣世界。如宜蘭壯圍鄉傳統的捕漁網技術、花蓮新社香蕉絲工坊編織技藝,能透過攝影作品數位典藏。而螺絲釘孔呈現的小花圖型、木椅上的笑臉,則展現攝影師的童心。
宜花DOC與上慶文化培養宜花攝影人才,透過課程喚起小朋友對攝影的熱情。
宜花DOC也與花蓮新象協會合作用這批二手相機開設攝影課程,其中重光社區的學員尤福鈺參加攝影課後,每年都回來擔任攝影營隊志工。
目前就讀臺觀三年級的尤福鈺說,國三時因新象協會的課程,接觸到DOC團隊就此開啟他的攝影路,跟著攝影師的指導,從什麼都不懂,到現在可以為了拍好一件作品,反覆拍攝廁所馬桶,希望能用心做到最好,拍出屬於自己的風格,同時藉由攝影表達情緒,這次展出《憂鬱的心情》作品,則以綿延青苔的特寫,傳遞出當下鬱悶的心情。
宜花DOC與上慶傳播文化持續向各界募集二手相機,歡迎捐贈閒置可用的數位相機,或擔任旅行志工,一同為偏鄉教育盡一份心力。
二手相機招募活動網址http://itaiwan.moe.gov.tw/sup/news_info.php?team=7&id=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