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里/記者黃聰明報導
在富里公所的經費挹注下,葉日松今年又出版「六十石山的月光」新書,昨在羅山客家產業交流中心舉行新書發表會,黃玲蘭表示,這本書讓讀者分享他對自己故鄉土地的真實感動。
葉日松曾任台灣省作家協會詩歌委員會副主委、青溪學會理事長、青年寫作協會會長、花女社團指導老師,他作品被翻譯成韓、日、英等國文字,並獲行政院新聞局、台北市新聞處、台灣省教育廳列為優良課外讀物,被尊稱為鄉土文學巨擘。
葉日松在富里公所經費挹注下,今年出版「六十石山的月光」新書,這本新書集結一九九五到一九九九年作品「山陬水湄詩故鄉」十六首及二○一六新作品「六十石山的月光」十首。
在「富麗米之歌」中,他寫著:富里風光好,處處是寶,蔬菜水果洛神果,良田好米品質保,金針香菇滿山野,名聲遍寶島;寺廟香火盛,四時都豐調,學府書聲亮,農夫更勤勞,交通網如蜘蛛,南來北往忙運輸,不分族群你我他,和樂融融成一家,守望相助享安詳,山陬水媚詩故鄉。
昨天上午十點,在羅山客家產業交流中心舉行「六十石山的月光」新書發表會,由鄉長黃玲蘭主持,地方人士、社區婦女及東竹國小師生等五十餘位到場捧場,葉日松致力於文藝創作不輟,深得地方人士尊崇。
葉日松致詞時感謝黃玲蘭的支持與挹注,讓再版出書的願望得以如期實現,為家鄉留下共同的記憶,更希望本書的廿六首小詩,可以提供鄉內各級學校,做教學之用。
他說,一本薄薄的小書,也裝不完故鄉豐媚的文化資產,只能以最樸拙的文字,書寫我對這片土地的深情摯愛。
新書發表會上,葉老師感性分享創作心路歷程,對故鄉土地的依戀是他寫作的動力來源,新書流露出濃濃的家鄉味,該書也力求以深入淺出,帶出一種詩的風。
黃玲蘭表示,葉(日松)老師是土生土長的富里鄉農家子弟,對這土地的愛,透過前顯易懂的簡練文字,展現完整而豐饒的田園書寫,他不僅對故鄉的風土人情、樸實無華的農村生活、農民的甘與苦、鄉土讚頌、山水名勝、觀光產業、文史宗教、校園風情等,一一做精彩詳盡的書寫、記錄生命的悲歡喜樂、也讓讀者分享他對自己故鄉土地的真實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