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21日電)2019年「個人出售房
屋財產交易所得標準」出爐,財政部表示,去年房市交
易量雖增,但價格平穩,評估後不調整,連兩年持平;
適用於去年出售、今年5月申報的房屋交易舊制案件。
個人出售房屋,依照取得時間點不同,課稅方式分
為舊制及「房地合一新制」。按規定,舊制案件,如果
可明確知道實際交易價格及原始取得成本,就是以「賣
價減成本」來計算實際所得課稅;但若無法證明賣價或
取得成本,就得靠財政部每年公佈的「個人出售房屋財
產交易所得標準」來設算課稅。
財政部官員表示,從五區國稅局調查結果及內政部
相關統計資料來看,2019年房市交易量雖有回溫,但房
價方面相對平穩,變化不大,未達調整門檻,因此維持
不變。
回顧近年財交標準調整情形,2015年各行政區仍有
升有降,2016年隨房市反轉下行,逾20個行政區財交所
得標準一次下滑1至2個百分點,包括台北市一般住宅及
高級住宅標準也於近十多年來罕見調降。
2017年則回到有升有降的狀態,惟調整行政區不多
,僅台中、台南等地的7個行政區調升1個百分點,高雄
有1行政區調降1個百分點,2018年及2019年則均未調整
,維持與2017年標準相同。
由於標準不變,因此,僅有實際賣價、無原始取得
成本的「高價住宅」,維持以實際成交金額乘上固定「
房地比」(指房屋評定現值占公告土地現值及房屋評定
現值總額的比率),計算房屋部分收入後,乘以15%計
算。
所謂「高價住宅」,以中央銀行定義,為北市房地
成交金額7000萬元以上、新北6000萬元以上、其餘地區
4000萬元以上案件。
台北市「高級住宅」仍以房屋評定現值的46%設算
,一般住宅則以房屋評定現值的41%計算。其餘五都標
準也維持不變,舉例來說新北市的板橋、永和、新店、
三重、中和、新莊、土城及蘆洲區,去年一樣以房屋評
定現值的35%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