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田德財/報導
內政部最新公布一一三年全國建物所有權買賣登記三十五點一萬棟,為十年來最高點;其中花蓮縣一一三年買賣移轉登記三○三二棟,總面積計三十六萬平方公尺。一一四年一至四月全國為買賣八點五萬棟,較一一三年同期減百分之二十四點二,顯示政府打房政策影響房地產交易不小。
去年所有權買賣登記 十年來最高點
內政部統計指出,一一三年建物所有權移轉登記計五十點一萬棟,買賣、繼承及贈與三者合占八成九;較一一二年增五點三萬棟。一一三年建物所有權買賣登記三十五萬點一萬棟,較一一二年增四點四萬棟,為十年來最高點。
花蓮縣部分一一三年移轉登記五一一二棟,總面積六十八萬平方公尺(約二千二百二十四萬餘坪),其中所有權買賣移轉三○三二棟,總面積三十六萬平方公尺(約十萬八千多坪)。等於說,買賣登記移轉的棟數占百分之六十點七四,其他繼承、贈與的占百分之十三十五點二六。
民眾為確保建物所有權產權,依據土地登記規則辦理建物所有權登記,包括第一次登記和移轉登記,以下就近十年全國建物所有權登記概述:
一一三年第一次登記全國棟數為十六萬三○二五棟,較一一二年增加百分之九點二,以臺中市二萬六九七八棟(占百分之十六點五)最多,桃園市二萬四七九九棟(占百分之十五點二)次之,新北市二萬三一四六棟(占百分之十四點二居第三位,另高雄市、臺南市、臺北市分別為一萬九九四六棟、一萬四六七五棟及九四三七棟,六直轄市合占總登記棟數之七成三。
各縣市第一次登記棟數與一一二年比較,增幅以連江縣增十二點一倍最多,彰化縣及宜蘭縣增百分之四十四點八次之;減幅則以新竹市減百分之二十二點九最多,臺東縣減百分之二十二八次之,臺南市減百分之九點○居第三。
第七波信用管制 影響持續發酵
今年滑落的原因,台灣房屋集團的分析提到幾個原因:一是央行信用管制,貸款難上加難,去年九月第七波信用管制上路,影響持續發酵,房貸成數低、審核更嚴,導致不少人直接被「擋在門外」。
二是銀行放貸更謹慎,房市資金變緊,銀行收緊放貸,不只購屋貸款變難,就連建商的土建融資也受影響,導致市場信心進一步下滑。三是利率升高,買房壓力變大,目前房貸利率普遍超過百分之二點五,比起前幾年超低利率時代,現在不但自備款要準備更多,每個月繳的房貸金額也變得更吃緊。
房地產業看未來房市
房地產業者指出,未來房市怎麼走, 一是「單一自住為王」:首購族撐起市場,新青安貸款讓首購族有更好的貸款條件,超過六成的房貸來自首購族,所以這一群人未來對市場的影響力只會越來越大。
二是「大建商獨霸市場」:銀行對小建商放款變保守,未來只有資金雄厚的大建商能繼續推案,小型建商將會被市場淘汰,未來房市的選擇可能會更加集中在幾家龍頭業者手上。
三是「農工商店類型產品崛起」:政府嚴控住宅市場,但對於農地、工業地、商辦、店面的限制較少,所以資金開始流向這些非住宅類產品,讓這些市場變得更活絡。
從目前的趨勢來看,房市確實進入一個「盤整期」,市場冷清、買氣下降,但這也可能是對買方比較有利的時機,因為:價格容易談:市場觀望時,屋主比較願意降價談。選擇變多:交易量縮,好的物件比較不容易被秒殺。首購族有優勢:新青安貸款、較低的自備款門檻,對首購族來說還是好時機。但要注意的是,貸款條件變嚴、利率變高,買房前一定要算好自己的財務負擔,千萬不要衝動下手,變成房貸壓力族。
出處:更生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