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不動產新聞 活動消息

活動消息

2025-08-07
都更浪潮下的畸零地爭議
分享至


 

隨著台灣都市進入老齡化階段,大量40年以上老舊建物極需更新重建,政府積極推動「都市更新」、「危老重建」等政策,目的在提升建築安全、改善居住品質。然而實務推動過程中,卻頻繁出現「畸零地無法參與整合」的問題,導致部分居民面臨無法重建、無法出售、無法使用的「三無困境」。

什麼是畸零地?

畸零地是指面積狹小、形狀不規則、位置不良、或因都市計畫被劃入道路或開放空間導致難以單獨使用之土地。在都更過程中,若未被納入整體開發計畫,常淪為「廢地」,甚至變成「住都孤島」。

常見爭議包括:

類型

說明

無法納入更新計畫

鄰地開發排除特定小面積土地,導致其無法整合、無法取得建照

惡意切割阻斷

建商切割極小面積轉售第三方,由其提出「不同意合建」來阻擋整合

都市計畫道路預定地

房屋部分落入未開闢之道路用地,未來一旦開路將被裁切、喪失居住功能

建築技術規則限制

小地坪無法滿足開窗、防火間距、法定空地等技術規範,形同「無法建築地」

 

都會區常見情境

狀況

舉例說明

整區都更成功

地主合意、建商配合,形成大面積完整基地,共同更新

部分地主不同意

建商改以「分期開發」或「排除不同意戶」,畸零地遭孤立

惡意切割地塊

將小面積土地切出轉售,由第三方阻止合建,造成合法阻斷整合的效果

畸零地主拒賤價收購

建商以極低價格要收購,地主不願賣,卻因無法參與開發而房屋被閒置或拆除

 

問題影響層面

面向

影響

居住正義

居住者權利被犧牲,生活空間被迫縮減甚至無法維持

土地利用

形成都市斷裂地帶、小破屋、髒亂死角,影響整體市容與治安

都市規劃

無法實現完整街廓重建,增加公共設施建設難度與成本

不動產價值

土地失去交易能力與開發價值,造成資產凍結或損失

 

現行法制問題

  • 都市更新條例36條雖容許「強制整合」,但比例限制高,實務難執行
  • 建築法允許「單獨建築」,未對切割動機進行實質審查
  • 地政審查偏重形式合規,難釐清是否「惡意切割」或「假不同意合建」

政策建議方向

建議

目的

設立「畸零地整合協調機制」

協助居民納入更新或提出替代安置方案

建立「切割交易動機審查制度」

防堵建商藉合法程序規避整合義務

推動「畸零地特別補償或稅賦減免」

減輕地主因使用受限而蒙受的損失

制定「居住功能保全條款」

禁止開發案導致鄰地剩餘面積低於最低居住標準

建商與政府共擔社會責任

引導開發單位不排除弱勢小戶,共創共融開發模式

 

畸零地爭議,已成為台灣都市更新中的隱性危機。這不只是技術或法規問題,更關係到一群人的生活尊嚴與生存權。期盼有關單位能從制度上釐清責任、設計公平機制、保障弱勢住戶參與權,才能讓都更真正成為改善城市與居民生活的正向力量。


關於我們  |  廣告刊登  |  客服信箱  |  免責聲明  |  隱私權聲明

立康開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16060735
www.ksnews.com.tw
TEL︰(038)340131 ext 317
FAX︰(038)341406
地址︰97048 花蓮市五權街三十六號
對本網站的意見請寄︰888housesksd@gmail.com
客服電話:03-8331236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 8:00-11:30;13:30-17:30)

掃描分享QR Code